冬蟲夏草回收,如何挑選優勢蟲草?
關于蟲草的回收購買斷草時仔細觀察,一些不法商家會在蟲草中插牙簽、將斷草粘膠后再售賣,市民或者游客購買時需仔細辨別,由懂行的朋友陪同購買。那曲蟲草雖好,辨別卻難。
為此,何女士總結了那曲蟲草與其它蟲草的區別供市民參考:那曲蟲草蟲體表面色澤黃凈,不論蟲體大小,色澤均一致,其他產地蟲草色或淡,或泛紅而灰白;
那曲所產蟲草眼睛顏色為棕色,青海玉樹和果洛所產蟲草眼睛顏色為黃色,川草和其它地區所產的草多為紅色;那曲蟲草無論蟲體大小,看上去均顯得粗肥勻稱,其他產地的蟲草蟲體細瘦且尾細短;那曲蟲草蟲體和尾皆透亮油潤,有股濃酥油的香味,其他產地的蟲草香味極淡,甚至只有草味,且無油潤感。如何挑選優質蟲草?業內人士支招:看外形,正品的蟲草腹面有足8對。
有些消費者去購買冬蟲夏草,往往要親眼看著店員將冬蟲夏草打成粉末再套進交囊,帶回家服用,這種方法其實不是很好。因為天然冬蟲夏草生長在青藏高原的草原土壤中,采挖時,冬蟲夏草表面寄生有數不清、也說不清的微生物的活孢子的活蟲卵。市售的冬蟲夏草直接打成粉末套進交囊吞服,等于直接吃進了寄生在冬蟲夏草表面的真菌活孢子的活蟲卵,很不衛生,后果難以預測。
傳統辨識冬蟲夏草質量主要從五個方面來判斷:看草形,觀草色,聞草味,手感質地,注意泥沙雜質與水分含量。
1. 看“草形”:外觀形體完整。
冬蟲夏草的品質以蟲長草短、形體完整者為佳。冬蟲夏草體形如蠶,長約3-5cm。一般只有一條“草頭(子座)”,極少有多分枝“草頭”的冬蟲夏草,草的長度為蟲體的1/2至2/3之間為佳。蟲體有足 8 對(中部4對比較明顯),身體表面粗糙,環紋明顯20-30個。干燥冬蟲夏草質脆易折斷,斷面有一個小中空或淡灰色的小馬蹄形印跡。
2. 觀“草色”:土黃至棕黃色。冬蟲夏草以蟲體色黃凈、光亮、豐滿肥大,斷面黃白色,不空心,子座短小,無霉變和雜質者為佳。冬蟲夏草外表呈土黃至棕黃色,頭部黃紅色,多數“草頭”部分顏色發黑,細長,斷面平坦,色略發黃。
選購冬蟲夏草時要警惕硫磺熏過的冬蟲夏草,色澤金黃,但可以聞到硫磺味道。
3. 聞“草味”:有淡草菇香氣。優質的冬蟲夏草在密封后打開,聞起來有草菇的香味,略帶腥氣。
有些硫磺熏過的冬蟲夏草帶有硫磺味,有些是化學染色后產生的異味。如果冬蟲夏草較潮濕,則易于霉變,聞起來腥氣較重且有發霉的味道。
4. 手感“質地”,致密堅硬。優質冬蟲夏草用手捏起來致密堅硬,水分含量低(10%以內)的還會在手指上留下“蟲”外形的印痕。
手捏起來發軟發空的冬蟲夏草,通常是“三期草(癟草)”,這種草即使外形很大,也已不具藥效作用的“劣草”。
還有就是產地辨別:回收冬蟲夏草,以生長在海拔3500~5200米的高寒地帶為佳,特別是青海省玉樹州雜多縣和西藏自治區那曲地區的棉灘山、吾龍溝、曲仲山等境內出產的冬蟲夏草知名度,這些地方出產的冬蟲夏草在品質上要比其他地方的好,其個體大、體重、好看,最受市場歡迎,售價也相比其他產地的要高。
每年4~6月是冬蟲夏草的采挖季節其間,商家為了可觀的利潤,千軍萬馬涌向產地大量采挖。前不久,來自西藏自治區農牧廳的信息稱,那曲地區今年共15.06萬人參加采集冬蟲夏草,采集量約16.3噸,與去年相比減少3.7噸,按目前市場價平均每公斤12萬元計算,產值約19.56億元。該廳于6月時預測,由于冬蟲夏草采集期間,雨水偏少、天氣干旱、氣溫偏低等因素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