蟲草回收之 冬蟲夏草的生物學特性
發布時間:2018-04-13點擊量:189
冬蟲夏草又名夏草冬蟲、蟲草、冬蟲草。子怇菌亞門,肉座菌目,麥角菌科,蟲草屬。由蟲體和子實體相連接而成,外表黃棕色或黃褐色,蟲體極似家蠶,細長圓柱形,有20-30個明顯環節,腹部有足八對,尤以中部4對較為明顯。子實體是指延伸于寄主昆蟲體外的、由菌絲反復鈕結和分化后形成的肉眼可以識別的繁殖器官。質地較脆,斷面黃白色,頭部紅棕色,長有子座。子座多單生,細長像棍棒一樣,長4-10厘米,頂部膨大,表面棕褐色,質地略韌,斷面黃白色且呈纖維狀,子座的頭部散生或密生著子囊殼,子囊殼中形成無數的子囊,子囊中就是能進行有性繁殖的子囊孢子
蟲草菌成熟以后,散發出子囊孢子,通過昆蟲的體壁,氣孔、口器等進入體內。被感染的昆蟲,初期行動遲綬,后期表現煩燥不安,數天后外殼出現明褪色,以后便全身披上灰白色的菌絲。此時幼蟲慢慢靠攏附近的植物根,潛入地表下4-8厘米深處,逐漸死亡僵化。死時頭部向上,尾部向下。次年夏天,氣溫回升,蟲體內的菌核,從死蟲的頭部長出子座,露出地面,即所謂的“草”。
冬蟲夏草菌的寄主蝙蝠蛾,一般生長在3650-4250米的高山草甸地帶,坡度15-30度左右,氣溫0-23度,20厘米深處地溫5-7.5攝氏度??諝庀鄬穸?0-70%,土壤濕度為40-60%。
蝙蝠蛾的生活史是:幼蟲期最長,需經歷兩年時間才能化蛹,一般分布于土壤10厘米深處以下。5月下旬幼蟲便部分形成蛹,8月初大部分羽化成蛾。產卵于土表,約兩個月后孵化入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