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蟲夏草回收背景:蟲還是植物?
發布時間:2024-12-30點擊量:14
冬蟲夏草,這個聽起來有點神秘的中藥材,其實并不是蟲,也不是植物,而是一種特殊的真菌。它寄生在蝙蝠蛾幼蟲上,形成一種獨特的共生關系。
歷史記載
早在《本草綱目拾遺》中,冬蟲夏草就被記載為“夏草冬蟲”,名字來源于它的生長環境。書中提到,這種藥材主要產于四川江油縣的化林坪,夏天是草,冬天是蟲。
植物形態
冬蟲夏草的子座從寄主頭部伸出,通常是單生,有時也會有2到3個。子座頭部呈棕色,稍膨大,上面密集著許多子囊殼。每個子囊殼內有多個子囊,每個子囊有8個具隔膜的子囊孢子。
產地分布
冬蟲夏草主要分布在四川西北部、青海、甘肅東南部、西藏東南部和云南等地。它們通常生長在海拔3000到4000米的高山草甸區土層中。幼蟲以珠芽蓼的地下莖為食。
采收與貯藏
冬季,菌絲侵入蟄居土中的幼蟲體內,吸取養分,導致幼蟲體內充滿菌絲而死亡。夏季,菌絲從蟲體頭部生出子座,露出土外。一般在6到7月采收,曬干后貯藏于干燥通風處,最好冷藏。
藥材鑒別
蟲體呈蠶狀,長2.5到4厘米,直徑4到5毫米,表面深黃色至黃棕色,有環節,腹部有8對足,以中部4對較明顯。頭部長有子座,多單生,少數2到3個。子座呈細柱形,略扭曲,長3到6厘米,直徑1.5到4毫米,表面灰棕色,有細縱紋。蟲體質脆,折斷后內面粉白色;子座質較柔韌,斷面黃白色,似纖維狀。
成分與性能
冬蟲夏草含有粗蛋白25到32%,水解產物包括谷氨酸、苯丙氨酸、脯氨酸、組氨酸、纈氨酸和羥基纈氨酸、精氨酸和丙氨酸的混合物。還含有8.4%的脂肪,其中飽和脂肪酸占13.0%(硬脂酸),不飽和脂肪酸占82.2%(油酸占31.69%,β-亞油酸占68.31%)。此外,還分離出一種化合物“蟲草酸”,后經證明是D-甘露醇?!x夏草性甘、溫,入肺、腎經,具有益肺腎、秘精益氣的功效?!?/p>